证券推进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协会党委书记安青松提出“四项要求”
促进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证券协会党委书记安青松提出四点“必须”
十二月二日,由中国证券报主办的“打造国际一流投行助力双循环发展新格局”2020中国证券业高质量发展论坛上,中国证券业协会党委书记、执行副主席安青松发表了题为《推动证券业高质量发展的共识与实践》的主旨演讲。
安青松指出,建设规范、透明、开放、充满活力、充满活力、充满活力的资本市场,需要高质量的投资银行和财富管理机构,没有高质量发展的投资银行,就不可能有成熟的资本市场。推进证券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导向,提升证券业整体风险管理水平,提升全业务链投资银行服务能力,守正笃实推进证券业文化建设。
演讲:安青松
不存在优质发展的投行
不存在成熟的发达资本市场
安青松强调,要建设规范、透明、开放、充满活力、充满活力的资本市场,就必须建立高质量的投资银行和财富管理机构。投行是资本形成和交易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连接投资方和融资方的核心中介,是资本市场发挥中枢作用的制度基础和逻辑主体,投行的强大与否决定着一个国家资本市场的发展水平、功能作用和服务半径。投资银行的优质发展离不开成熟发达的资本市场。
安青松认为,投资银行高质量发展,不仅仅是规模大,更重要的是做专、做精、做强,在支持创新驱动发展、服务国内和国际双循环发展方面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在服务高质量发展方面具有更好的普惠性。
安青松表示,为广泛凝聚推动证券业高质量发展的共识,自2019年起,中国证券业协会与《中国证券报》合作,邀请60多位证券业高管围绕高质量发展与文化建设这一主题,交流思想体会,总结实践经验,提出政策建议。
中国证券报开设了专版,全文刊登了券商高管的真知灼见,向全社会展示了新时代证券业发展的新方位、证券业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新成果;中国证券业协会会刊《中国证券》定期刊载券商高管的实战经验,在行业内传递守正创新的正能量,传播服务实体经济的真本领。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经过两年多的努力,证券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正逐渐形成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
“四要”推动证券业高质量发展
在论坛上,安青松就如何促进证券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四点要求:
一是要坚持以实体经济为发展方向;坚持以实施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主动适应发展新形势,更多地依靠创新、创造、创新等大趋势,紧紧围绕为投资者和融资者提供金融中介服务的总要求,推动证券业优化服务结构,提高服务能力和质量,着力实现资本、科技和实体经济的高水平循环,努力为实体经济和居民财富增长提供更优质、更精准的金融服务。
安青松强调,证券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改变以往依靠牌照经营的通道经营模式,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业务体系,全面提升专业服务能力,服务实体经济。与此同时,还应注重提升守正创新能力,围绕服务实体经济,积极开展经营活动,创新产品,为经济的创新驱动发展和科技的自立自强创造条件,提供更加多样化的金融工具,尤其要谨慎推进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发展,为提高市场流动性和提供风险管理工具创造条件。
二是要提升证券商的全面风险管理水平;安青松先生为此提出两点具体建议:
首先,要健全与自身发展战略相适应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开展事前、事中和事后风险防范、监控和评估工作;建立有效的风控前置程序、完备的风险管理体系和强有力的风险文化体系,把风险控制在萌芽状态,实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强化内部监督功能,构建符合自身业务发展的风险度量模型,夯实证券公司合规展业、行稳致远的制度基础;
第二,与注册制相配套的责任制度不断完善,是证券公司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证券商应在参与培育发行主体、询价定价、保障交易、风险管理、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等环节,重塑和强化对发行人的识别、合理估值和定价、风险管理、组织交易等职责,形成对发行人质量、发行价格和节奏的市场化约束机制,全面加强自身声誉风险管理和声誉资本建设。
三是提高全业务链投行的服务能力。安青松认为,投资银行的全业务链,已不再局限于传统投行承销承销的业务视角,而是更加注重客户、业务、牌照、资金、风控等各业务条线之间的整合与协同,建立起全面综合、高效协同的业务体系和支持体系,满足客户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投融资需求,加速向现代化综合投资银行的迈进。安青松先生为此提出三点建议:
第一,适应注册制改革趋势,重塑投资银行业务逻辑。以保荐、定价、承销三大能力的形成与提升为核心,从通道化、被动管理向专业化、主动管理转变,为投行业的尽职调查、增值服务、研究分析、质量控制等业务逻辑全新塑造,形成全方位、全能、全业务链的现代投行经营模式。
第二,增强资源协同能力,真正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商业模式,加强客户共享,跨业务板块,跨母子公司,实现业务协同,整合资源,设计、提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金融综合解决方案。
第三,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以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核心,构建境内外资源协同平台,形成本地市场与跨境联动互补的良性循环,满足实体经济多品种、跨区域的全球资源布局和资产配置需求;同时,建立长效的跨境联动机制和内部激励机制,加强对境外业务发展战略、合规管理等方面的综合控制,提升国际化经营管理能力。
四是守正坚定推进证券行业文化建设。据安青松介绍,自2019年11月召开行业文化建设动员大会以来,经过一年多的持续推进,各券商在形成文化理念、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员工管理、优化考核激励、强化培训宣导、强化社会责任等方面都取得了积极进展。
安青松表示,下一步,协会将结合国情,借鉴国际最佳实践,推动《证券业文化建设十要素》的出台,从理念、组织、行为三个层面,提炼和推广证券业文化建设的关键要素,积极推进证券业文化建设与公司治理、发展战略、发展方式、发展行为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引导文化建设与专业能力建设、人的全面发展、历史文化传承和党建活动要求相结合,提升证券业文化“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