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美元继续下跌0.8%,全球货币战就会爆发!
伴随着疫苗和全球股市全面上扬,风险偏好情绪得到了显著改善,美元作为避险货币,下跌幅度较大,美元指数上周一度跌破90,触及逾两年半新低89.73。自从三月以来,美指已经下跌了超过10%。

现在美元面临着一个关键性的考验。根据 SevensReportResearch的分析,美元最接近支撑位是89.13,如果跌破该位,则下一支支撑位79.78,或2014年4月的低点,可能会下跌10.5%。
如果未来美元指数跌穿89.19,华尔街专家相信,美元指数有机会跌至2014年的低点,跌幅为10%。还有专家表示,只要美元再次下跌0.8%,全球货币战就必将全面展开。
专注于外汇交易的知名机构—— Sevens Report Research创办人 Tom Essaye表示,如果美元继续下跌,欧洲央行和英国央行官员有望就欧元和英镑贬值问题展开进一步讨论。
对欧洲央行来说,完全有理由相信,欧元持续贬值对欧洲国家出口表现有利。对以出口为导向的欧洲来说,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它占了欧洲 GDP的45%左右,而美国只占11%。
尽管 Essaye警告说,美元的进一步下跌对美国以外的股票有利,并有助于新兴市场股票的表现,但潜在的良好表现取决于疫苗能否成功抑制新冠状肺炎。
主要原因之一是,市场预期明年全球将开始接种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肺炎疫苗,其对欧元区经济的积极影响将超过美国。随着欧元区 GDP今年比美国下降得更厉害,欧洲经济在增加疫苗接种之后将会更加强劲。
与此同时,尽管美国国债的收益率仍然高于许多欧洲政府债券,但目前的利差正在缩小,这使得投资者更不愿意购买美元计价债券或美元资产。
虽然美元指数跌至逾两年半新低,但市场仍强烈期待未来美元继续贬值。分析师指出,只要美元继续下跌0.8%,下跌幅度可能加快,欧洲央行和英国央行预计将通过货币手段干预本国货币,以保证出口业的安全。
然而,泰国和韩国等国家的中央银行今年却徒劳无功地扞卫了汇率,他们面临着被美国财政部列为“汇率操纵国”的风险,而且处境极为艰难,这更预示着,一旦美元再次下跌,欧洲和新兴市场就像陷入了一场必然引发全球货币战的深渊。
几乎所有欧元货币都升值
美元作为世界储备货币的地位从2002年3月以来的最高点下降到了2018年12月以来的最低点。然而,华尔街仍看好同样为储备货币的欧元。
今年,欧洲中央银行向市场投放了数万亿欧元,用于购买政府和公司债券,维持低利率,对抗通缩。尽管对此批评颇多,但如果欧洲央行大幅放水削弱欧元,则是个错误。
取而代之的是,自今年初以来,与世界上几乎所有普通货币相比,欧元升值了。比如现在你可以用1欧元,多兑换2%的人民币,3.4%的日圆,6.7%英镑和加元,甚至8.7%美元。这就是说,这些货币相对于欧元已经贬值。
但汇率并不总能反映一国的经济实力和前景,还会受到通货膨胀的直接影响。举例来说,投资者认为,未来一段时间,美国的通胀率会比欧盟高得多。这就是说,美元比欧元贬值得更快,因此,他们更愿意将美元兑换成欧元。
拜登将于2021年1月20日成为第46任美国总统。
和特朗普不同,拜登承诺要修补与全世界盟国之间的关系,并开启全球主义外交政策、以及作为美国最强大盟友之一的欧洲合作的新纪元。
欧元对美元汇率在特朗普总统任期内一度跌至1.0367低点。但是从那时起,欧元就上涨了。华尔街分析家 AndrewHecht认为,美国转向全球化将对欧元有利,使其成为外汇市场的最佳选择。
2021人民币升值势头依然强劲
回顾2020年,受疫情影响,全球经济经历了较大幅度的波动,人民币走势也一波三折。到2020年初,市场担心疫情对国内经济的影响,人民币大幅贬值,但随后国内疫情得到控制,海外疫情爆发,人民币继续升值。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呈现震荡走高态势。
大多数市场人士认为,当前国内经济持续回暖,贸易持续盈余,货币政策保持稳健,中美利差保持在历史高位,以及大量资本流入,都是人民币升值的支撑因素。
然而,最近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而在“基本稳定”的基调下,人民币汇率虽有升值动力,但仍难以走出单边走势。
投资者预计人民币虽然在2021年面临升值压力,但双向波动仍是常态,人民币对美元有望扩大至6.3-6.7的区间,中枢将上移至6.5附近,趋势“前高后低”的可能性较大。疾病暴发仍然是影响全球经济发展趋势的重要因素,其不确定性较大,使市场通过目前比较确定的因素进行“线性外推”的预测模式存在一定的变量。
易受冲击的五国本币升值势头强劲
最近,日本经济新闻刊登了一篇题为《全球资本回流新兴国家本币》的报道,文章指出,国际资本正流向南非、巴西等被称为“脆弱五国”的国家的本币。
这几个国家的货币兑美元汇率在今春大幅下挫,现在又重新回到升值基调。其主要原因是全球量化宽松政策导致风险偏好较强的资本流入这些国家,但另一些人开始担心本币大幅升值会造成负面影响。
脆弱性五国(Fragile Five)的概念最初出现于2013年,由摩根士丹利的经济学家提出,他们分别是南非、巴西、土耳其、印度和印度尼西亚,他们认为,这些国家太依赖外国投资,而借贷成本又很大程度上受美联储取消 QE的影响,当外国投资者撤出时,本国货币承受着巨大的贬值压力。
近日在东京外汇市场,南非兰特兑美元汇率升至1美元兑14.8兰特,为今年二月以来最高。巴拿马货币雷亚尔兑美元升至近1美元兑5雷亚尔,印尼卢比兑1.4万卢比,均创半年新高。
今春新冠状肺炎疫情刚刚开始蔓延时,兰特兑美元汇率曾一度跌至1美元兑19兰特,雷亚尔兑6雷亚尔也曾一度跌至1美元兑6雷亚尔,但目前已有止跌回升的迹象。同样的趋势也发生在土耳其里拉和印度卢比。
这两个国家的股票也都表现良好。与3月中旬相比,南非股市富时/JSE指数上涨了大约6成,而巴西圣保罗股票交易所指数则上涨了更多。
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首先是全球风险偏好性投资的趋势。在经济前景不太明朗的情况下,美国总统大选最终尘埃落定,部分国家开始允许国民接种新的冠状疫苗。
南非,其货币升值势头很强,今年第三季度经常账户盈余达2975亿兰特,远远超过市场预期。原因在于,一方面,由于风险偏好的改变,南非的主要出口商品铂金的价格已经上升到了每盎司1000美元以上,另一方面,国内经济停滞导致了进口的减少。一度出现经常项目逆差的巴西也出现了盈余的势头。
人民币升值势头相对较弱的土耳其,其经常账户仍处于逆差状态。由于这场疫情持续不断,作为重要外汇收入来源的旅游业也面临着欧洲游客的大量减少。
负责研究新兴经济体的 SMBC日兴证券公司高级经济学家平山光太认为,如果新冠疫苗只在发达国家广泛使用,那么新兴国家的货币将继续升值,而之后,如果新冠疫苗在新兴国家也流行起来,这些国家的货币将面临更大的贬值压力。
对于持有大量美元结算资产和债券的新兴市场国家而言,本币升值的积极意义更大,因为本币走强将推高资产价格,减少债务负担。而在未来,如果有一种资本回流的趋势发生,令这些新兴国家头痛的情况可能会再次发生。
大幅度贬值的伊拉克货币
伊拉克人宣布了一项决定,使他们的货币第纳尔大幅贬值。
当天,伊拉克中央银行将伊拉克第纳尔的最新汇率定为1美元兑1450美元。以前的汇率是1:1200左右的波动。中央银行声明中说,汇率调整是由于低油价和由疾病爆发引起的流动性危机,使政府面临巨额赤字。
伊拉克财长阿拉维当天发表声明说,包括汇率在内的伊拉克经济领域迫切需要改革,而这一“艰难决定”将是解决危机和保障经济的一个重要步骤。
伊拉克非常依赖石油经济,政府90%的财政预算都来自石油收入。伊拉克石油出口收入在此前国际油价暴跌的冲击下大幅萎缩,经济面临严峻挑战。
利比亚中央银行调整第纳尔兑美元
利比亚央行16日表示,将调整第纳尔兑美元的汇率,以进一步推进该国的经济改革。
利比亚中央银行在社交媒体上发表声明称,中央银行董事会已决定将汇率从目前的1.4利比亚第纳尔兑1美元调整为4.48利比亚第纳尔兑1美元。该声明称,最新的汇率将在2021年1月3日正式生效。
在2011年推翻卡扎菲政权之后,利比亚陷入了多年的武装冲突和政治动荡,经济濒临崩溃,当地银行严重缺乏资金。